根据山东省往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通知的精神,为做好省赛备赛工作,学校决定举办2024年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为保证比赛程序严谨规范,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强化教书育人意识、打好工作基础的过程,是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将以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为抓手,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
(一)参赛对象。各教学部门1984年8月31日后出生(以身份证日期为准)且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的专任教师。
(二)参赛名额。根据各部门满足参赛对象要求的专任教师数,校级初赛推荐名额最低如下(其他教学部门根据情况参赛),不设上限:
基础教学部 | 电子与通信系 | 经济与管理系 | 软件与大数据 系 | 数字媒体系 | 现代服务系 | 智能制造系 | 思想政治教学部 |
1 | 3 | 3 | 3 | 2 | 2 | 3 | 2 |
符合参赛对象条件的往届省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奖者(一等奖除外)和2023年校级决赛入围者可直接推荐参加校级决赛,不占部门的推荐名额。
三、比赛程序
(一)部门选拔赛 (7-9月),各系部院择优推荐校级比赛选手。
(二)校级初赛(拟定于9月下旬),网评选出校级决赛选手。
(二)校级决赛(拟定于10月),校内外评审共同评选,依照我校省初赛选手数差额确定省初赛备赛选手。
四、比赛要求
(一)部门选拔赛
每个教学部门按照参赛对象要求,按照附件1评比标准,建议现场赛形式进行,并为最终推荐人选配备导师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讲课指导,并将本部门评选过程附带部门赛照片,形成总结报教务与科研处。各部门符合条件的教师必须参加系部院选拔赛并将参赛成绩纳入学期教师考核。各部门组织部门选拔赛情况将作为期末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之一。
(二)校级初赛
教务与科研处组织校级评审,采用网评的形式对选手进行量化评价。以校级初赛情况确定校级决赛入围人员。
初赛选手上报材料:
1.课堂教学视频(附教学设计和PPT)
选手按照比赛要求录制一节(40-45分钟时长)课堂教学视频,视频录制要求:可利用学校公共录播室1#610或608录制,也可利用部门内设备或借用学校公用设备选择适合场地录制。若使用摄像机拍摄只可单机(可移动)全程连续录制。视频不得另行剪辑,不得加片头、字幕、注解等,不得包含选手本人、本校教师姓名和教学部门名称等信息,不得以参加过各级各类比赛等项目的原视频参赛。视频长度超出时限或出现上述情况取消比赛资格。视频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大小限定在500M以内,mp4格式,命名方式为:“教学部门名称”+“选手姓名”。
2.教学设计
参赛课程最具代表性教学设计5个,内容可不连续,每个设计都为完整一节课(45分钟时长),将作为校级决赛现场课堂教学节段抽取范围。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每个课时教学设计名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评价、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等。
3.授课PPT
参赛课程对应教学设计PPT 5个(19-20分钟),对应教学设计,将作为校级决赛现场课堂教学节段抽取范围。
4.本人的身份证照片(只要正面)、高校教师资格证照片。
5.校级初赛报名表(详见附件2)。
6.部门评选过程总结,含部门评选现场和指导现场照片等。
(三)校级决赛
校级决赛为现场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决赛内容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评分标准见附件1。
1.教学设计及PPT
参赛选手提交校级决赛的5个教学设计及PPT。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即讲授教学节段,讲授时间严格控制在19-20分钟之内(选取课堂教学连续20分钟内的内容,不得将1个或超过1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压缩成1个节段,否则取消比赛资格)。决赛课堂教学不安排学生现场听课,选手将面对评委进行课堂讲课。课堂教学过程全程录像。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评审。
3.教学反思
选手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在规定的2分钟内现场陈述教学反思。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有感而发。
五、奖励办法
本届比赛设个人奖和优秀组织奖。
(一)本次比赛不分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根据实际参赛情况确定。奖励资助标准: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500元,三等奖300元。
(二)根据各部门实际组织情况设置优秀组织奖。
六、其他事项
(一)参赛选手的参赛课程应为本校正常开设、不少于36课时、不低于2个学分的课程。
(二)利用以前各类教学视频参赛的,取消比赛资格。
附件:
教务与科研处
2024年7月9日